白宫说特朗普手背上那大片吓人的乌黑淤青是“频繁握手握的”,可医学专家一针见血:正常人握手顶多皮肤发红,哪会淤血扩散到整个手背还伴肿胀? 这解释简直比他的关税政策还离谱! 79岁的人,体重200斤,身高190cm,这体型本来就暗藏健康风险,现在手脚齐肿,淤青从7月份小面积遮遮掩掩到如今彻底摆烂,难怪全网炸锅:这剧情怎么和英国女王去世前的手部淤青惊人相似?
照片是特朗普会见韩国反对党领袖李在明时被抓拍的。 右手手背一大片深紫色淤青,从手腕蔓延到指关节,皮肤紧绷得发亮,明显比左边肿了一圈。 网友放大图片甚至能看到皮下血管凸起的痕迹,脚踝部位也有类似肿胀现象。 这不是第一次了——7月份某次公开露面时,他就被拍到小范围淤青,当时还特意涂了遮瑕膏掩盖,但现在面积扩大了好几倍,仿佛直接放弃了掩饰。
白宫新闻秘书被追问时,一口咬定是“总统先生握手太热情导致的”。 他们强调特朗普每天要和上百人握手,力度大、频率高,皮肤受外力挤压自然容易淤血。 但纽约长老会医院的心血管医生Dr. Sarah Miller匿名评论:健康人握手产生的淤青通常轻微且快速消退,这种持续扩散、颜色深黑的淤青更常见于抗凝血药物过量、血小板减少或心衰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。 79岁高龄加上肥胖体质,心脏负荷本就大于常人,如果叠加血管脆弱问题,轻微磕碰就可能引发严重皮下出血。
特朗普的医疗记录显示,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(一种抗血小板药)预防心血管疾病,这类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。 2020年他感染新冠时,曾接受地塞米松和瑞德西韦治疗,后者可能影响肝功能间接导致凝血异常。 但白宫从未公开承认这些细节,只每年发布一份笼统的“健康报告”,称他“身体状况极佳”。
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前最后一次公开照片中,手背同样出现大片紫黑色淤青,当时王室解释是“老年性皮肤薄化”,但后续披露的女王医疗记录显示她曾秘密接受血小板输注。 两者对比让舆论瞬间联想:年龄相仿、症状相似,是否暗示同类型健康危机? 老年性淤青确实常见,但通常分布零散且颜色较浅,这种集中性、渐进性加深的淤斑很难用单纯老化解释。
特朗普的体重指数(BMI)按身高190cm、体重200斤计算已达27.7,属于超重范围。 肥胖会增加静脉压力,阻碍血液回流,导致下肢肿胀和皮下淤血。 更关键是,他2022年演讲时多次被拍到走路不稳、需助手搀扶,若真因头晕或平衡问题摔倒,抗凝血状态可能引发内出血或脑血栓。 克利夫兰诊所的老年病学专家Dr. Evan Levine曾分析:高龄肥胖患者一旦跌倒,髋部骨折死亡率比正常人高3倍,而凝血异常会让手术风险剧增。
白宫的“握手论”在社交媒体遭疯狂调侃。 用户@MedTruth posted对比图:特朗普2016年竞选时每天握手上千次,手部仅轻微发红;而现在单次会见就淤黑肿胀,生理变化明显不符。 前白宫医师Ronny Jackson(曾服务奥巴马和特朗普)虽公开支持“握手说”,但网友翻出他2020年称特朗普“基因超人”的言论,质疑其可信度。
特朗普团队对此始终淡化处理。 他们强调总统行程满档,仅过去一周就参加了12场集会、28次握手会,但拒绝提供具体医疗数据。 值得注意的是,他近期公开演讲中多次调整站位姿势,疑似减轻下肢负重,且7月以来未再打高尔夫——这项他此前每周必做的运动需大量步行和挥杆,可能加剧肢体肿胀。
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曾刊文指出,老年政客健康透明度不足是全球性问题。 美国总统只需自愿公开健康摘要,而特朗普2018年报告仅称他服用降胆固醇药,对凝血指标只字未提。 民众不得不依赖外部观察:比如他喝水的单手不稳、登机舷梯步伐放缓,以及这次无法忽略的手部异状。
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教授Dr. Marc Siegel在Fox新闻中承认:高龄人群淤青原因复杂,可能混合药物副作用、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和轻度脱水。 但他反驳白宫说法:“若握手能造成如此淤斑,那所有外科医生和按摩师的手早该烂透了”。 真正需警惕的是淤青伴随的肿胀——这可能暗示低蛋白水肿或心肾功能下降,需立即检测肝功能酶和BNP(脑钠肽)指标。
特朗普近期政策节奏未显放缓,仍频繁签署关税函件和竞选演说。但肢体语言专家观察到,他握手时开始刻意用左手引导,右手常缩在袖口或口袋;合影站位也多选靠椅背支撑。 这种无意识保护动作或许比官方声明更能说明问题。
全球领导人健康总引发猜测,因为权力交接背后牵扯地缘政治动荡。 但医学界共识是:单次淤青不足以下诊断,可当 pattern 重复出现且伴体重变化、活动耐量下降时,必须系统性排查心血管及血液疾病。 目前,特朗普团队仅重复“他状态完美”,却未释出任何实验室报告或影像学结果。
公众记忆里,里根总统1985年的结肠癌、拜登2021年的步态不稳都曾引发类似担忧,但白宫均迅速释出详细医疗简报平息风波。 这次“淤青门”的回应力度反而加剧疑云——或许因为大选在即,任何健康示警都可能冲击选民信心。
在线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