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,打了一辆网约车,等待时间超时了10分钟,再看司机的行驶路线还越走越远,系统显示的到达时间从需要12分钟变成了20分钟,只能无奈取消。
网友表示,这就是网约车普遍存在的“软拒载”方式--司机遇到不想接的订单,不会主动取消,而是原地不动或反方向行驶。故意消耗等待时间,逼乘客主动取消订单。
这种“软拒载”比传统出租车拒载更加隐蔽,也让急需用车的乘客陷入两难境地:继续等待可能耽误事,取消订单则要承担取消费用并重新叫车。网友认为,司机没有办法过来或者不接单,就应该打电话说一声,而不是浪费乘客的等待时间。对此,有司机在评论区解释,打电话给乘客说明情况,会被平台判责“诱导乘客取消”,且一块一公里的低价让司机理由都不想找,“只有来个死不接电话或者越开越远”。
还有司机表示,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特惠一口价订单,拒载是因为“网约车也是有成本的”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在线配资机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